全片印象最深的,是贵妃( fēi)生辰宴上还未碰触荔枝( zhī)便收回的纤纤玉手。
这只( zhǐ)收回去的手,算是为杨贵( guì)妃这个老背锅侠正名了( le)。
当李善德带着仅存的那( nà)一瓮荔枝飞骑入长安,重( zhòng)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 wú)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 míng)句。
当那些红彤彤的果子( zi)被小心翼翼地清洗,放在( zài)冒着丝丝缕缕白气的冰( bīng)块上,垒成了一座小山,在( zài)无数宫人好奇、欣羡的眼( yǎn)光中穿过人山人海,被呈( chéng)放到案上时,观众会愕然( rán)发现:
它不过是贵妃面前( qián)无数珍奇水果中的一种( zhǒng)。

甚至毫不起眼。
所以,贵妃( fēi)看到它时并没有太多的( de)情绪波动,本来要伸出手( shǒu)拿一颗浅尝,也因为被安( ān)禄山之子献舞的热闹给( gěi)吸引过去而收回了手。
这( zhè)个镜头讽刺效果直接拉( lā)满。
贵妃爱不爱吃荔枝不( bù)重要,贵妃吃没吃一颗荔( lì)枝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借( jiè)着 「送荔枝鲜给贵妃贺寿( shòu)」 这一由头,有太多人可以( yǐ)从中得利了。
杨国忠为什( shén)么给李善德自己的腰牌( pái)去促成这件事?

不是爱妹( mèi)情深也不是为了和鱼朝( cháo)恩争宠(这个只是捎带),最( zuì)重要的是,他可以从中大( dà)赚一笔。
可能很多人没听( tīng)懂李善德最后跟杨国忠( zhōng)算的那笔账,我把原著贴( tiē)上来:



简单来说,就是以运( yùn)荔枝这个名目,从百姓身( shēn)上榨取了五万多贯钱,其( qí)中三万多贯用来运输荔( lì)枝,还结余了两万多贯。
这( zhè) 「赚到」 的两万多贯,是入了( le)杨国忠的腰包,还是唐明( míng)皇的私库,那就是蝼蚁们( men)所不可知的了。
而最终,当( dāng)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 ní)裳羽衣曲之时,出来为此( cǐ)背锅的,却是那祸国妖妃( fēi),红颜祸水。
仿佛只要她不( bù)吃荔枝,这盛唐便可持续( xù)万年。
李善德只是一个小( xiǎo)小的荔枝使,便从转运荔( lì)枝这一个项目里为「上头( tóu)」找到由头赚了两万多贯( guàn)钱,那么寿宴上那一桌子( zi)的水果,又是多少「XX使」花了( le)多少钱送来的,又从中榨( zhà)取了多少民脂民膏?
简直( zhí)不敢细想。
这也是为什么( me)杨国忠轻飘飘地说了句( jù):「要说那荔枝的味道,就那( nà)么回事吧」之后,却话锋一( yī)转说要将鲜荔枝办为每( měi)年的常例。
因为贵妃爱不( bù)爱吃荔枝是整件事里最( zuì)微不足道的,他们只不过( guò)是 「需要」 找个借口为贵妃( fēi)送荔枝罢了。
不巧立名目( mù),他们又怎么捞钱呢?
就像( xiàng)到了清朝,宣统四年,也就( jiù)是民国元年,宫里一年的( de)伙食费是白银16万1432两8钱2分( fēn),要知道当时溥仪已经退( tuì)位,宫里只有太后和几个( gè)太妃,东北和华北的多处( chù)皇庄里每年还要上交大( dà)量粮食和野味,但也靡费( fèi)至此。
这不是因为溥仪是( shì)个大胃王,一天要吃八顿( dùn)满汉全席,而是内务府的( de)采买从中可以操作的空( kōng)间太多了。
据档案记载,同( tóng)治十三年,宫廷所用的大( dà)葱报价240文每斤、菠菜300文每( měi)斤,而嘉庆元年的一份内( nèi)务府档案记载,当时的葱( cōng)每斤7文、菠菜每斤12文。
内务( wù)府报价注水是常事,即便( biàn)如此,80年间报价竟然涨了( le)几十倍,也实在太惊人了( le)。
再对照清末民间物价的( de)调查来看,1900年八国联军入( rù)侵,这是北京物流最不发( fā)达,物价最高的时候,但1斤( jīn)羊肉的价格仍然不足宫( gōng)廷大葱的一半,是菠菜的( de)三分之一,可见内务府及( jí)相关太监的回扣拿了有( yǒu)多少,当然这又是另一段( duàn)故事了。(据杨原《如果故宫( gōng)会说话》)
更别提著名的道( dào)光帝吃不起鸡蛋的故事( shì)了,毕竟内务府给他的报( bào)价是十两银子一枚。
《长安( ān)的荔枝》还戳穿了延续千( qiān)百年的另一重谎言:
上头( tóu)是好的,只不过是下头执( zhí)行坏了;
上头是好的,只不( bù)过他老婆老吹枕头风;
上( shàng)头是好的,只不过总有奸( jiān)佞小人蒙蔽他的双眼……
总( zǒng)之,千错万错,都是下面人( rén)和身边人的错,「上头」不可( kě)能错。
要不说《长安的荔枝( zhī)》要不是套个安史之乱的( de)皮,恐怕都过不了审呢,这( zhè)借古讽今的辛辣程度,真( zhēn)的是……
说句难听的,老百姓( xìng)最怕天灾人祸,但有的人( rén)巴不得年年黄河肆虐百( bǎi)姓流离失所,因为赈灾的( de)钱粮又是一块大肥肉,得( dé)打破脑袋去抢嘞!
远的不( bù)说,就说那三年……

李善德去( qù)岭南运荔枝的这一路,见( jiàn)微知著,瞥见的是这个煌( huáng)煌盛世之下制度性的崩( bēng)坏。
当杨国忠说出「 规则是( shì)留给不够强大的人的 」的( de)时候。
你就知道,他们从上( shàng)到下都烂透了。
每个人都( dōu)在用自己手中最小的权( quán)力最大限度地难为他人( rén),为自己谋取利益。
你说,这( zhè)样的局面是一个手中无( wú)权的贵妃造成的?
贵妃可( kě)真背不了这么大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