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我时( shí)不时地感到,被什么困住( zhù)了。这种被困住的感觉,几( jǐ)十年来挥之不去。
2018年,为了( le)写《青春里》这个题材,我先( xiān)后去过几家医院和康复( fù)机构。有次,在病区楼道的( de)长椅上,一个中年男人不( bù)时打量我。当时我就意识( shí)到,我跟他应该同属世俗( sú)所谓的“正常人”。果然,他笑( xiào)着说,他是画家,只是来这( zhè)里戒酒,过度摄入酒精让( ràng)他拿不稳画笔。我问他为( wèi)何选择这里,他说之前也( yě)去过别的机构,比较之下( xià),还是这里可爱。
此时整个( gè)楼道有许多病人,他们只( zhǐ)是来回走动,行色匆匆,地( dì)板发出浅浅的轰鸣声,甚( shèn)至有点像地铁站,只是没( méi)有目的地,他们走到尽头( tóu),自然折返,毫不犹豫。
这个( gè)画家是电影中朱朱的来( lái)源,这个场景,构成了我最( zuì)初对青春里的设想,也许( xǔ),它更像是一座“特殊学校( xiào)”。
剧本出来之后,得到了饶( ráo)晓志导演的共鸣,作为监( jiān)制,他一直监督和保护着( zhe)剧本的初衷。肖央看了剧( jù)本也很喜欢。华纳兄弟影( yǐng)业把《青春里》当作在中国( guó)参与制作的第一部真人( rén)电影。他们看到的不是异( yì)类的疯狂,而是普通人也( yě)会有的内心困境。
电影开( kāi)拍第一天,就有肖央的重( zhòng)头戏,主人公何立为从医( yī)院逃出,在公司意外发现( xiàn)自己其实真的有病,原本( běn)的世界就此崩塌。这是电( diàn)影中间的转折点,第一天( tiān)就演,确实有些为难演员( yuán),但肖央完成表演后,我们( men)都情不自禁鼓掌,他准确( què)演出了那种被迷雾般层( céng)层困住的感觉。

我确实见( jiàn)到过一些病人,他们曾经( jīng)逃走,但后来又一再回到( dào)医院。一次我问一个病人( rén),你在这里多久,他说已经( jīng)十二年,我完全震惊了,他( tā)又指着另一个刚离开的( de)病友,说他已经十七年。这( zhè)位大哥口齿清晰,用词考( kǎo)究,床头堆了很多书,曾经( jīng)毕业于名牌大学,我说你( nǐ)挺正常啊,他却摇摇头,说( shuō)情绪上来了还是不行,每( měi)次回家也不适应,呆两天( tiān)就回到康复机构,“还是这( zhè)里自在。”
也有的康复机构( gòu),因为常年托管一些精神( shén)病患,和附近的邻里关系( xì)紧张。一位院长告诉我,当( dāng)地管理者说因为康复医( yī)院的存在,附近一点商业( yè)都不能发展,只能赶他们( men)走。之后四处寻找新址,终( zhōng)于在远郊区,被一个养老( lǎo)院收留,结果临搬家前,养( yǎng)老院的家属联名反对接( jiē)收,只能再找地方。院长说( shuō),即使流浪,也要带上那些( xiē)病人——因为常年住院,他们( men)其实已经有家难回。
电影( yǐng)的结尾,是主人公何立为( wèi)在青春里生活十四年后( hòu),终于要离开的戏。一一与( yǔ)病友们拥抱告别,大门关( guān)上,何立为却并没有重获( huò)自由的轻松感。演完好几( jǐ)个小时,肖央整个人都不( bù)太好,缓不过来。那场戏后( hòu),医院的主场景就杀青了( le),整个建筑都开始进入新( xīn)的规划改造。几年后,肖央( yāng)给我发来视频,说他特意( yì)故地重游,发现这里已经( jīng)成了公园,感慨万千。

也许( xǔ)正是有种共鸣感,很多演( yǎn)员很深地陷入角色之中( zhōng)。陈明昊在现场就刻意不( bù)跟肖央说话,因为他扮演( yǎn)的洪兆庆是何立为在戏( xì)中的主要对手,要有威慑( shè)力。在每次漫长的候场中( zhōng),我常看见他默默在远处( chù)站着。肖央告诉我,有次刚( gāng)演完戏有些疲惫,猛然发( fā)现陈明昊站在对面楼道( dào),冷冷看他,惊得一身冷汗( hàn)。
事实上,洪兆庆虽然权威( wēi),但他因为自身的“病耻感( gǎn)”,并不敢真的踏入社会,青( qīng)春里依然是他的保护伞( sǎn)。何立为渴望打破那面墙( qiáng),而洪兆庆用各种方法,砌( qì)高了那面墙。剧本中,他最( zuì)终自杀,但电影拍完后,我( wǒ)们还是保留了他相对开( kāi)放的结局。有很多我喜欢( huān)的台词,最终因为篇幅的( de)原因删掉了,比如洪兆庆( qìng)把自己比作狼,有他的存( cún)在羊群才能健康。何立为( wèi)努力满足病友的愿望,遭( zāo)到洪兆庆的激烈打压,他( tā)说他们就是应该活的像( xiàng)个鬼,就没人敢欺负了。洪( hóng)兆庆始终悲观地认为,这( zhè)种病无法避免被歧视,这( zhè)也确实是很多病人的困( kùn)境。

当然,我也见过如春春( chūn)那样的病人,不管不顾的( de),死都不怕,也就无视别人( rén)的威胁。在前期调研中,有( yǒu)一次在医院里见到一个( gè)数次自杀的年轻女孩,我( wǒ)问她为什么这么想死,她( tā)立刻认真纠正了我的说( shuō)法,说自己并不是想死,只( zhǐ)是不想活。我反应了半天( tiān),感到身边的空气都被困( kùn)住了。
春夏似乎天然就有( yǒu)春春那股劲头,我以为表( biǎo)演对她来说是件轻松的( de)事情,直到有一天,她拿出( chū)一本手账,里面全是她对( duì)春春的理解,用春春的口( kǒu)吻写给何立为的诗,还有( yǒu)很多画,花花绿绿各种笔( bǐ)迹,那是春春眼中的世界( jiè),我才知道,她对表演如此( cǐ)着魔。
在医院调研的时候( hòu),我经常震惊于年轻人患( huàn)病的比例如此之高,抑郁( yù)症、躁郁症、焦虑症的人数( shù)也是逐年增多。有的资料( liào)上说,中国有5000万抑郁症患( huàn)者,三分之二都是年轻人( rén)。

有一次,我在一家康复医( yī)院,看病人们排成一圈等( děng)着发药。一个穿着中学校( xiào)服的高个男生碰了碰我( wǒ),让我看他T恤上的阿童木( mù),那是他的保护神。保护神( shén)曾悄悄跟他说,对着医院( yuàn)大门吐口水,就能出去。我( wǒ)问他干嘛还不走,他说要( yào)在这里复习,来年参加高( gāo)考。
这个人物就成了李大( dà)宇,今天回想起来,我常分( fēn)不清蒋奇明和这个男孩( hái),那种面带微笑跃跃欲试( shì)的劲头,两人如出一辙。如( rú)果要在记忆中区别开他( tā)俩,那就是小蒋的口音。进( jìn)组后,他为李大宇设计了( le)好几种口音让我选,我选( xuǎn)择了他那奇特的“广普”。那( nà)时候,每次演戏前,他经常( cháng)拉着我讨论,即使有时候( hòu)李大宇仅有两句台词。有( yǒu)时,李大宇只是与病友们( men)一起出现在画面的背景( jǐng)部分,小蒋也非常认真的( de)沉在角色中,这样的镜头( tóu),在影片中还真不少。
事实( shí)上,整个七号病室的演员( yuán)们,都会经常作为陪衬和( hé)背景出现,他们每次化妆( zhuāng)都在两个小时以上,很多( duō)时候,都在“医院”里勤勤恳( kěn)恳地等待。这些等待的人( rén)中,更多的是跟组和群众( zhòng)演员,他们每个人都会设( shè)计一种属于自己的病症( zhèng),从一而终。
等待中,如果遇( yù)上重庆难得的阳光,大家( jiā)都会在“医院”的操场上、花( huā)坛边晒太阳,有次几个朋( péng)友来探班,感慨这里好放( fàng)松,像是一个乌托邦,这里( lǐ)的阳光照在人身上,似乎( hū)更舒服。我很想告诉他们( men),其实这部电影,并不仅是( shì)在拍摄所谓的“精神病人( rén)”,也在拍摄每一个人,每一( yī)个处于困境中的人。
有句( jù)歌词写的很棒:“万物皆有( yǒu)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 dì)方”。对何立为来说,当他想( xiǎng)逃离的时候,青春里就是( shì)一个监狱,当他不再逃离( lí),他开始生长,如一棵树,一( yī)支舞,一辆能制造烟花的( de)摩托车,一片森林,自由而( ér)强大。这部电影试图创造( zào)一个机会,去重新认识那( nà)些困住你的东西,去寻找( zhǎo)解放生命力的方法。
是为( wèi)“阳光照耀青春里”。
曾海若( r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