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光苑特稿 “为什么我看( kàn)电影的时候不能拍照?”谈( tán)及屏摄,观众小米向时光( guāng)网表达了深深的疑惑。
她( tā)的疑惑包括两点, 第一点( diǎn)是法律层面,“屏摄犯法吗( ma)?”。第二点是权利层面,“为何( hé)不能拍?” 。在她的认知里,自( zì)己花真金白银买了电影( yǐng)票,便拥有了对着电影拍( pāi)照的权利,如果不是放在( zài)商业用途,就不算侵害电( diàn)影权益,不算触及法律底( dǐ)线。相反,拍下图片发朋友( yǒu)圈,还算是为电影宣传做( zuò)了一件好事。尚且不论小( xiǎo)米的观点是否足够恰当( dāng),但她对屏摄的解读正反( fǎn)映了一部分观众的“心声( shēng)”。
“屏摄”是指在观影过程中( zhōng)对着银幕进行摄影或摄( shè)像的行为。这不是一件新( xīn)鲜事,尤其在春节档,观影( yǐng)人次是普通档期的数十( shí)倍,屏摄现象特别突出。2024年( nián)被称为屏摄元年,因为春( chūn)节档出现了大量屏摄现( xiàn)象,甚至有明星艺人参与( yǔ)了屏摄。今年春节档,这个( gè)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jué)。
《哪吒之魔童闹海》首当其( qí)冲,大量对着银幕拍摄的( de)图片和视频出现在社交( jiāo)平台。其余5部春节档影片( piàn)也被不同程度地屏摄。某( mǒu)部春节档电影宣传人员( yuán)晴红透露,每个片方都在( zài)积极“抗击”屏摄,在各大平( píng)台引导大家文明观影,但( dàn)收效甚微。

社交平台流传( chuán)的屏摄画面(网络截图)
一( yī)部电影在龙标出来之后( hòu),再对着它拍照就有了侵( qīn)权的风险。在影院里,屏摄( shè)跟打电话、玩手机、大声喧( xuān)哗一样,都是不文明行为( wèi)。而 在当下的舆论环境里( lǐ),支持与反对屏摄的声音( yīn)共存,这个问题暂时没有( yǒu)一个有效的解法。
究竟是( shì)观众不知道屏摄有错?还( hái)是明知而故犯?抑或是根( gēn)本不认为屏摄有错?禁止( zhǐ)屏摄不是从今年开始宣( xuān)传,在宣传过程中又遇到( dào)了怎样的问题与挑战,以( yǐ)至于这种行为屡禁不止( zhǐ)?影院放任屏摄而不管,还( hái)是监管实在有困难?片方( fāng)面对屏摄又有怎样的无( wú)奈和心酸?
剧光苑独家采( cǎi)访了观众代表、院线经理( lǐ)、资深律师以及业内导演( yǎn),试图还原电影行业的“屏( píng)摄之困”。

影院(图源:东方IC )
观( guān)众之困
屏摄犯法吗?
美国( guó)、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 tái)湾等地都有明确立法表( biǎo)明这是违法行为。在中国( guó)香港,电影院严禁内拍摄( shè)及录影,否则最高可罚款( kuǎn)港币5万以及监禁3个月;在( zài)中国台湾,电影院内严禁( jìn)拍照、录音、录影,违者最高( gāo)可判5年有期徒刑。但在 中( zhōng)国内地,屏摄没有明确立( lì)法。
北京华嵩律师事务所( suǒ)律师王亚辉向剧光苑指( zhǐ)出,《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 sān)十一条明确规定,未经权( quán)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 duì)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 lù)音录像,但没有提禁止拍( pāi)照,这一点规定有些模糊( hú),但结合《著作权法》来看,大( dà)片段的录音录像在网络( luò)上公布,损害了作品的复( fù)制、传播权,对权利人损害( hài)大,但拍照一般不会形成( chéng)这种损害。如果为了个人( rén)研究欣赏,仅是把照片或( huò)录像存在拍摄设备中,没( méi)有通过任何渠道传播,不( bù)构成侵权。

春节档影城实( shí)况(图源:东方IC )
换言之,在中( zhōng)国内地,在观影过程中拍( pāi)下的照片,只要不商用,即( jí)是不违法。然而在众多影( yǐng)迷看来,不在观影时拍照( zhào)本来就是应该遵循的观( guān)影礼仪。只是这种不成文( wén)的规则并非众所周知,因( yīn)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 dùn)和争议。
与大声喧哗这种( zhǒng)会立即破坏整个观影环( huán)境的行为相比,使用手机( jī)拍照更多是影响到拍照( zhào)者附近的观众,有观众因( yīn)此认为,这并没有严重地( dì)破坏全场的观影氛围。
对( duì)于一年仅去影院一次,甚( shèn)至是第一次走进影院的( de)观影群体而言,许多人不( bù)清楚在影院内使用手机( jī)拍摄是不文明行为。这也( yě)是每年“新用户”最多的春( chūn)节档,屏摄现象泛滥的重( zhòng)要原因。

春节档影城实况( kuàng)(图源:东方IC )
“我看个电影,顺( shùn)便拍照记录生活,分享给( gěi)我的朋友,我没有伤害他( tā)人,没有对电影产生任何( hé)实际伤害,还起到宣传作( zuò)用,为什么要被指责?”
今年( nián)春节档,小米在朋友圈刷( shuā)到了别人分享《哪吒之魔( mó)童闹海》和《唐探1900》的照片,因( yīn)而被吸引去影院观看了( le)这2部电影。观影的同时,她( tā)也拍下了电影的照片。拍( pāi)照是她记录生活的手段( duàn),她强调自己在影院拍照( zhào)不会开闪光灯,也只是偶( ǒu)尔拍照,因为时间短,速度( dù)快,不觉得拍摄会影响到( dào)别人。
“如果全程录像肯定( dìng)不道德,偶尔拍拍为什么( me)不行呢?”在小米的观点里( lǐ),孩子们在影厅随意走动( dòng)或大声喧哗,这才是严重( zhòng)影响他人观影的行为。
如( rú)果每个人看电影时都举( jǔ)起手机拍照,会不会有被( bèi)打扰的感觉?“不会啊,那就( jiù)证明那一幕非常精彩,十( shí)分值得纪念”。小米坦言,她( tā)之前确实不清楚影厅里( lǐ)严禁拍照,所以一直以来( lái)都会有这种行为。听了我( wǒ)们的普及之后,她依然坚( jiān)持,除非有法律明文规定( dìng),否认观影拍照也没什么( me)大不了,“花了钱买电影票( piào),我不需要让所有人满意( yì),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就( jiù)好了”。

观众屏摄画面(受访( fǎng)者供图)
“当我们去指责屏( píng)摄行为不文明时,常常会( huì)陷入一种‘鸡同鸭讲’式的( de)反驳”。
“3号厅检票员工”是一( yī)名电影博主,也是坚决反( fǎn)对屏摄的影迷。在他看来( lái),跟支持屏摄者“较劲”,有时( shí)会很无奈。即便在事实层( céng)面,屏摄可能对电影起到( dào)一定的宣传作用,但这并( bìng)不能成为屏摄的正当理( lǐ)由。屏摄者自称拍了照片( piàn)不会商用。但事实上,没有( yǒu)人知道他们最终会将这( zhè)些照片放在哪些用途。即( jí)使不商用,但通过屏摄的( de)方式评价电影的行为也( yě)不恰当。目前法律对非商( shāng)用的屏摄行为没有明确( què)禁止,但这不意味着屏摄( shè)符合道德标准。他非常反( fǎn)感屏摄者破坏了影院的( de)观影环境,影响了其他观( guān)众的体验。
屏摄者大致可( kě)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 wèi)不了解观影礼仪而无心( xīn)拍摄的观众,一类明知屏( píng)摄不文明而执意拍摄的( de)观众。
当下的舆论环境中( zhōng),支持与反对屏摄的声音( yīn)并存。 支持者认为,屏摄是( shì)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甚( shèn)至可能对电影宣传有所( suǒ)帮助;而反对者觉得,屏摄( shè)不仅破坏了观影环境,影( yǐng)响了他人的观感,剧透还( hái)可能对电影口碑造成负( fù)面影响。 这种争议的本质( zhì)源于不同群体对屏摄行( xíng)为认知的差异,反映了道( dào)德约束与个人行为之间( jiān)的薄弱连结。
电影之困
屏( píng)摄可能对电影版权和创( chuàng)作者造成潜在伤害,这是( shì)所有片方的共识。 早在今( jīn)年春节档开启之前,《哪吒( zhā)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 dì)二部:战火西岐》等春节档( dàng)电影都在社交平台大力( lì)呼吁,“不要屏摄,文明观影( yǐng)”。但这种呼吁无法阻挡屏( píng)摄再次侵袭春节档。
私域( yù)至朋友圈,公开至微博、小( xiǎo)红书等,均有屏摄图片和( hé)视频流传。某部春节档电( diàn)影宣传人员晴红坦言,每( měi)个片方都在积极“抗击”屏( píng)摄,在各大平台引导大家( jiā)文明观影,但收效甚微。

屏( píng)摄究竟对电影造成了哪( nǎ)些无形的伤害?
导演、编剧( jù)方励站在制片方的角度( dù)对剧光苑分享了他的观( guān)点。 “由于短视频时代刺激( jī)了公众传播度,大家变得( dé)很有表达欲望,我们经常( cháng)在首映遇到观众想拍一( yī)点东西跟朋友分享自己( jǐ)的观感。从善意的角度想( xiǎng),屏摄可能是想在交友的( de)过程中增加一点话题。但( dàn)从合理性来讲,这就是侵( qīn)犯了创作者和投资人的( de)权利。”
方励指出,他的电影( yǐng)也曾遭遇过屏摄,过去屏( píng)摄可能涉及盗版问题,但( dàn)随着高清时代来临, 屏摄( shè)最大的问题变成影响观( guān)众观影,以及屏摄出来的( de)图片或视频可能会丑化( huà)演员、曲解剧情、甚至是剧( jù)透,破坏电影的观影基础( chǔ) 。“如果屏摄的借口是帮忙( máng)宣传,那么剧透了,别人怎( zěn)么看?一部悬疑片,屏摄剧( jù)透了凶手,观众不得气死( sǐ)了?”
屏摄一旦侵权,片方可( kě)以选择诉诸法律,但方励( lì)坦言,维权艰难,“(屏摄)观众( zhòng)数量太多,守也守不过来( lái),抓也抓不过来,留下物证( zhèng)可能都很难,结合电影受( shòu)到的伤害程度,还要算一( yī)算账,值不值得去维权”。
“如( rú)果特别想向朋友推荐电( diàn)影,附上海报或预告分享( xiǎng)观感是一样的。”他呼吁加( jiā)强禁止屏摄的宣传,比如( rú)制作动画视频,以可爱趣( qù)味的风格吸引观众,用影( yǐng)像的方式提醒大家屏摄( shè)的破坏性。

春节档影城实( shí)况(图源:东方IC )
去年春节档( dàng)前夕,国家版权局发布过( guò)一则公益广告,向大家普( pǔ)及屏摄。这条视频一度在( zài)各大影院播放,起到了一( yī)定的宣传作用。但多位观( guān)众向我们反映,今年春节( jié)档,并非所有影院都能见( jiàn)到类似视频在映前播放( fàng)。 观影文明宣传的持续性( xìng)、覆盖面、技巧性,都有进一( yī)步加强的空间。
不少媒体( tǐ)或影迷都曾自发普及屏( píng)摄的危害,“3号厅检票员工( gōng)”正是国内科普屏摄较早( zǎo)的影视自媒体。早在七八( bā)年,已经开始撰文抨击屏( píng)摄。
“ 一开始我们对(屏摄)这( zhè)件事感到很愤怒,用的文( wén)风比较激烈,文章发出来( lái)的时候,评论区骂我们的( de)人非常多。大家会觉得被( bèi)冒犯,会生气。后来 我们慢( màn)慢把言辞激烈的文章改( gǎi)成没有任何情绪的纯科( kē)普内容,甚至帮一些不知( zhī)道屏摄的人说话,科普文( wén)章一年发一次,甚至一年( nián)发两次,慢慢地,我们感觉( jué)到评论区风气变好了。”
网( wǎng)友态度的转变引发了“3号( hào)厅检票员工”的反思,他也( yě)觉得“不知者不罪”在屏摄( shè)这件事上是成立的。不过( guò)如果接受科普之后,还是( shì)找理由屏摄,这就有问题( tí)了。

国家版权局发布公益( yì)广告
普通观众和资深影( yǐng)迷对观影礼仪的认知存( cún)在隔阂属正常现象,这种( zhǒng)差异不代表谁更高级或( huò)低级。每个人接触电影的( de)方式和背景不同,对屏摄( shè)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自然( rán)也会有所不同。
电影永远( yuǎn)是属于大众的艺术,任何( hé)人都有权利享受电影带( dài)来的乐趣。 了解并坚定反( fǎn)对屏摄的观众切忌以居( jū)高临下的态度去教育,甚( shèn)至指责别人,而应该以包( bāo)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引导( dǎo)不了解这件事的观众。
了( le)解者不必有优越感,不了( le)解者也不必有自卑感。不( bù)断宣传禁止屏摄,呼吁文( wén)明观影的目的,都是为了( le)塑造和谐的观影氛围,尽( jǐn)可能让每个人都沉浸在( zài)电影的世界。
影院之困
今( jīn)年春节档前夕,万达电影( yǐng)自发拍摄了一部倡导文( wén)明观影的宣传片,宣传片( piàn)由刘昊然、王鹤棣、屈楚萧( xiāo)主演,供旗下影院映前播( bō)放。
作为观影场地的影院( yuàn),在屏摄监管中扮演着重( zhòng)要的角色,理应加强宣传( chuán)和监督,及时制止屏摄行( xíng)为。但在实践过程中,影院( yuàn)也会遇到一定的难题。
某( mǒu)腰部院线的工作人员陈( chén)天向我们坦言,他所在的( de)影城没有在映前放映禁( jìn)止屏摄的宣传视频。一方( fāng)面是没有收到相关物料( liào),另一方面是,映前广告价( jià)值较高,商业广告占据了( le)这个位置之后,不一定还( hái)能放这种视频。
“如果观众( zhòng)带着专业录像设备进入( rù)影厅,我们毫无疑问会制( zhì)止,还可能立刻报警。但如( rú)果他们只是用手机偶尔( ěr)拍照,我们很难监管。耗费( fèi)人力物力是一个问题,更( gèng)重要的是可能得罪顾客( kè)。” 陈天举了外带饮料的比( bǐ)喻,过往影院为了增加可( kě)乐销量,曾不允许顾客外( wài)带饮料,但现在大家都妥( tuǒ)协了,“因为顾客有需求”。
如( rú)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 néng)照顾好每一位“上帝”,吸引( yǐn)更多观众进场,影院某种( zhǒng)程度是乐意的。“ 比如我们( men)不让观众看《哪吒之魔童( tóng)闹海》的时候拍照,他们因( yīn)此发起投诉,甚至以后都( dōu)不来我们影院了,怎么办( bàn)? ”个别影院实行强硬措施( shī)也只是杯水车薪,治标不( bù)治本,治本根源还是需要( yào)大家共同遵守观影的礼( lǐ)仪和规则。

春节档影城实( shí)况(图源:东方IC )
为了满足观( guān)众打卡分享的诉求,曾经( jīng)有专家建议电影在片尾( wěi)字幕加上“接下来的部分( fēn)可以拍摄”等字样,并增加( jiā)可以供观众拍摄的彩蛋( dàn)或花絮。
有博主做过类似( shì)话题的调查,关于“电影片( piàn)尾增加拍摄打卡点位”的( de)投票中,235人里,有181人表示支( zhī)持,占比不低。但实际上,这( zhè)种做法很难杜绝屏摄。

正( zhèng)如小米所言,片方设置的( de)打卡点不一定包括她想( xiǎng)拍下的画面。而且,打卡片( piàn)尾彩蛋不妨碍她在观影( yǐng)过程中记录下她认为特( tè)别精彩的瞬间。遇到引起( qǐ)她共鸣的角色,她会立刻( kè)拍照留念。
从法律的角度( dù)来看,一部电影从片头龙( lóng)标出现到片尾字幕结束( shù)都受到保护。王亚辉律师( shī)建议,基于法律对于版权( quán)的保护,以及观众打卡行( xíng)为的随机性,让观众清楚( chǔ)了解屏摄的法律边界和( hé)可能带来的后果,这样的( de)做法更为恰当。

社交平台( tái)流传的屏摄画面(网络截( jié)图)
影院是一个特殊的公( gōng)共空间,观众在享受艺术( shù)的同时,需要遵守相应的( de)行为规范。
除了屏摄,电影( yǐng)院还存在随意走动、大声( shēng)喧哗、甚至侵占座位等诸( zhū)多不文明行为,折射出部( bù)分观众观影礼仪的缺失( shī)。
推动观影文明进步,我们( men)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改( gǎi)变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 nǔ)力,从杜绝屏摄开始,从遵( zūn)守观影礼仪做起,当大家( jiā)都成为观影文明的践行( xíng)者和推行者的时候,我们( men)才有可能享受更美好的( de)电影体验。
(文中晴红、小米( mǐ)、陈天均为化名,部分图片( piàn)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keva
采访( fǎng) |keva、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