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点映,《雄狮少年》收( shōu)1700万,口碑完胜,征服了各种( zhǒng)自来水吃瓜看客,票房被( bèi)业内行家预计能破20亿,「国( guó)动之光」的说法再次浮现( xiàn)。
但影片未能征服一部分( fēn)「立场鲜明」的观众,因为能( néng)让这部分人认可乃至全( quán)力拥护的国动,除了有直( zhí)接表态的符号之外,还最( zuì)好是来自传统文化,于是( shì)变相制造出当下最盛行( xíng)的「神话引擎」(fairy engines),让一大波孙( sūn)悟空、哪吒、二郎神、白蛇借( jiè)尸还魂。
这些神话引擎马( mǎ)力十足,一方面能靠文化( huà)认同沉降到普遍用户,另( lìng)一方面又能以好莱坞式( shì)视效吸引大众。说白了就( jiù)是实践了「中学为体、西学( xué)为用」,然后善莫大焉,成了( le)顶级国动的基本盘。

传统( tǒng)神话形象超载陈列,让现( xiàn)实主义几无立锥之地,如( rú)果说当下所需要的是重( zhòng)塑秩序的平衡,那么首要( yào)的是重塑现实世界的地( dì)平线——所以,《雄狮少年》可以( yǐ)说是一则革命性的文本( běn),它才是「国动崛起」的全新( xīn)起点,之前那些神话IP俱不( bù)能算,不论票房有多高。
立( lì)足现实主义、拆除神话引( yǐn)擎,意味着打破旧框架并( bìng)引入新的框架,旧框架是( shì)传统文化,旨在导人向善( shàn)(换上网红脸也依然如此( cǐ));新框架是全球性的当代( dài)文化,旨在书写人之境遇( yù),当然它本身并不「新」,说其( qí)新是因为传统文化的顽( wán)固性太强,以至于将其拆( chāi)除截断是何其之难。
除了( le)重塑现实的地平线外,《雄( xióng)狮少年》通篇写人,写的是( shì)活生生的人,这种活性,在( zài)于没有将梦作为故事的( de)尽头,没有将梦想作为人( rén)物的绝对寄托,那只是一( yī)道风景,生活另有其真实( shí)面向。 阿娟的故事在生活( huó)中有其普世性,即每个人( rén)的一生晚九朝五车水马( mǎ)龙,但总有堪称华彩的时( shí)刻,只是或大或小,然后再( zài)迅速归于平淡,只留下一( yī)张照片(或许什么都没留( liú)下)。就此而言,这个故事在( zài)表象上虽然仍是「废柴联( lián)盟组团逆袭」的故事,却谈( tán)不上励志二字,它的功能( néng)也只限于个体本身。

这种( zhǒng)高度个人主义的叙事,或( huò)许来自皮克斯,或许来自( zì)日本(比如《机器猫》),或者二( èr)者皆有,它的本质在于立( lì)足现实中的个体,将其还( hái)原到普世位置,以拥抱梦( mèng)想的梦境装置(影片中这( zhè)个装置就是狮头)进行一( yī)场心灵奇旅,目的是寻找( zhǎo)个体那麻木的/忘却的体( tǐ)验,与自我达成谅解。
阿娟( juān)在高楼顶舞狮的一场之( zhī)所以打动观众,在于呈现( xiàn)了某种层级体验,也就是( shì)在放弃的那一瞬间,这个( gè)梦境装置(狮头)对他的召( zhào)唤,他操弄起狮头,从最开( kāi)始的生疏蹒跚到最后的( de)行云流水,逐渐进入了大( dà)地和鸣的鼓点节奏,摄影( yǐng)机围绕它做360度旋转拍摄( shè),构成了一种绝对意义的( de)世界运动。
这一模式,是好( hǎo)莱坞歌舞片中似曾相识( shí)的至高体验,如今也可以( yǐ)在国产片中以虚拟的方( fāng)式完成。而恰恰是这一幕( mù),构成了和影片最后一场( chǎng)戏之间的有机关联,也就( jiù)是唯有体验到世界运动( dòng)的感觉,才会有跨越擎天( tiān)柱的超越行动——这既是对( duì)过往伦理的超越,也是认( rèn)知上的超越。

这种超越的( de)另一个层次是隐喻性的( de),也就是说如果那些明显( xiǎn)实力更强的其他队伍是( shì)神话引擎的造物(比如说( shuō)《哪吒》),那么阿娟的队伍最( zuì)终获胜,就有小成本现实( shí)主义打败高成本架空大( dà)片的必然性,这在现实当( dāng)中曾不止一次地发生。
两( liǎng)个阿娟构成了影片中的( de)平行实境,但女阿娟很明( míng)显是一个不那么写实的( de)线索,她身上闪现着宫崎( qí)骏式的神迹,几乎能看到( dào)命运的纹理。你可以将它( tā)理解为隐秘的时间游戏( xì),或者处于不同性别、不同( tóng)身份下的阿娟本人,但他( tā)们都明确了一件事情:无( wú)需耽于执念,更无需将舞( wǔ)狮当做唯一的需求。

阿娟( juān)的师父「咸鱼强」也是如此( cǐ),虽然偶尔之间会被舞狮( shī)的过往情感所唤起,但他( tā)早已经接受了咸鱼的生( shēng)命(这并非对周星驰咸鱼( yú)梦想的背弃,而是再次认( rèn)定),舞狮对他来说仅仅是( shì)一个「分神时刻的祭仪」,即( jí)便他替代阿娟参加舞狮( shī)比赛的两场,也并未展现( xiàn)出舞狮层面的技艺,而是( shì)依靠日生生活的经验(知( zhī)道评委啥时候看过来)以( yǐ)及「咸鱼脚」(这是影片中颇( pǒ)受诟病的设定,但实际指( zhǐ)向的是这个人物的生命( mìng)体验的综合)撑到关键时( shí)刻。
有意思的是,虽然「咸鱼( yú)强」这个名字对应着「猪肉( ròu)荣」等烟火形象,但其长相( xiāng)塑造并不像中国人,反而( ér)像是印度人或者阿拉伯( bó)人,它的作用更像是东渡( dù)之达摩,让小小的咸鱼店( diàn)别有洞天。

现实当中,最善( shàn)于搬运这类人物的电影( yǐng)人是周星驰,《雄狮少年》对( duì)周星驰的搬运和借鉴,或( huò)许就是其观众共鸣度最( zuì)高的地方。 如果说前半段( duàn)组建「废柴联盟」的部分堪( kān)比《少林足球》(之后也有一( yī)大波跟风作品),那么影片( piàn)最后的涅槃重生就堪比( bǐ)《功夫》,跃向擎天柱的上行( xíng)运动对应着《功夫》中如来( lái)神掌的下行运动,高空扔( rēng)下来的英雄花,则对应着( zhe)《功夫》里的棒棒糖。
周星驰( chí)的绝学,在于游离在现实( shí)主义和奇幻主义的边界( jiè),用一个梦境化的「伪胜利( lì)」平滑到现实中的「伪失败( bài)」(《喜剧之王》的结尾就是如( rú)此)。

《雄狮少年》的结尾复刻( kè)了这种方式,但方式并非( fēi)平滑,而是以片尾字幕的( de)中断形式——现实放到了彩( cǎi)蛋之中,幻想留在了正片( piàn)的结尾。这在某种程度上( shàng)仍然维系了两个世界的( de)边界,只是少了反讽,多了( le)残酷。 这种残酷不但是因( yīn)为题材综合了留守儿童( tóng)、家庭变故、底层打工人的( de)现实命题,也同样在于让( ràng)观众以个体经验进行感( gǎn)知:人物和大都会的叠印( yìn)、底层生活的情境、日复一( yī)日的劳动、梦想和米汤的( de)不可兼得。
需要注意的是( shì),和那些用来拆除神话引( yǐn)擎的外来框架(无论美式( shì)的还是日式的)一样,周星( xīng)驰的(或者港式的)伪励志( zhì)内核也是拆解传统的一( yī)种绝佳手段。他的成功来( lái)自于对传统文本的亵渎( dú)(如对《西游记》的亵渎),也来( lái)自时局,因此从一开始就( jiù)具备反主流的批判性。
拆( chāi)除神话引擎,除了打破神( shén)学阵列和传统文化的框( kuāng)架之外,还需要重建认识( shí)论,也就是说国产动画常( cháng)年以来不仅将其视作「传( chuán)统文化艺术」,而且还视作( zuò)「低幼儿童艺术」,这中间除( chú)了剪纸和水墨的流行让( ràng)「美术片」篡夺过动画片之( zhī)名外,还造成了从《喜羊羊( yáng)与灰太狼》到《熊出没》的低( dī)幼倾向,它的核心受众是( shì)未成年儿童,和所谓的家( jiā)庭电影完全不是一个概( gài)念。

就此来说,《雄狮少年》是( shì)罕见的严肃面对成人群( qún)体的影片(之前也有《李献( xiàn)计历险记》之类,却是剑走( zǒu)偏锋不够主流),它看重故( gù)事和人物本身,也能找到( dào)合适的包装通道。 或者说( shuō)白了,它既证明了「中国动( dòng)画是应该有剧本的」这件( jiàn)事,也证明了动画电影可( kě)以和最当下的流行产物( wù)(比如《乐夏》的诸多金曲)产( chǎn)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事实( shí)证明,影片的高潮部分,正( zhèng)是九连真人的《莫欺少年( nián)穷》将观众情绪推上了巅( diān)峰。 从五条人到九连真人( rén),从舞狮文化到民俗风情( qíng),《雄狮少年》展现的是一种( zhǒng)集合体式的岭南文化,它( tā)或许有浮光掠影之嫌,但( dàn)也确实产生了沉浸式的( de)体验。 在我看来,它追求的( de)是情境化——在此美中不足( zú)是未使用粤语对白,但反( fǎn)过来也可以看做是国语( yǔ)文化对岭南文化的有效( xiào)收编,这种收编,类似于迪( dí)士尼/梦工厂对中国文化( huà)的收编,它的前提是地域( yù)文化应该向着更大的文( wén)化界域开放:越是民族的( de),就越应该是世界的。 观众( zhòng)对岭南文化的新奇感,对( duì)应着世界观众对中国文( wén)化的新奇感,这种开放的( de)情境,反过来却会遭遇一( yī)种顽抗。

动画沦为大规模( mó)的意识形态战场,归根结( jié)底还是在于它面向未成( chéng)年人,是重点保护领域。但( dàn)如此的故步自封、建构等( děng)级制的神话引擎非但于( yú)事无补,或许会进一步磨( mó)灭国动的实际创造性。 观( guān)众赞扬《雄狮少年》,除了因( yīn)为其扎根现实的情感有( yǒu)效性之外,更在于它在拆( chāi)除神话引擎方面呈现的( de)有效经验,它与神话传说( shuō)、架空的环境以及主流意( yì)识形态都保持了礼貌性( xìng)的距离,它尊重的是制作( zuò)本身的规律以及动画本( běn)身。
正是因此,我认为《雄狮( shī)少年》并不算是一个野心( xīn)勃勃的产品,而更像一个( gè)时代的试验品,它的成色( sè)与迪士尼、皮克斯、日本动( dòng)画相比只是中下层级,但( dàn)放在国内语境之下,它似( shì)乎比时下那些热门国动( dòng)都高出一截。
如果说《大圣( shèng)》《哪吒》《白蛇》那些是高桩上( shàng)过关的精彩舞者,《雄狮少( shǎo)年》就是那唯一飞向擎天( tiān)柱的存在。
最后想说,「雄狮( shī)」根子上也非国粹,是舶来( lái)品。从佛教狮子雕像到南( nán)派舞狮文化,是历史上「洋( yáng)为中用」的精彩一笔。
让舶( bó)来品脱胎换骨成为国粹( cuì),这种心胸气魄,古人有,今( jīn)人竟然更难。
【虹膜】